标签
怒发冲冠,凭阑处、 br>
潇潇雨歇。 br>
抬望眼, br>
仰天长啸, br>
壮怀激烈。 br>
靖康二年秋风起 br>
那尸骨遍了百里 br>
而那场腥风血雨 br>
带走了两座龙椅 br>
又上了一位新皇 br>
已端坐在了朝堂 br>
随众人口中喊着降 br>
想要个国破不亡 br>
我大宋男儿尤在 br>
皆一同跪在堂外 br>
想求个骨血换边塞 br>
来洗这靖康的债 br>
而我自幼苦读诗书 br>
本两榜进士而出 br>
实在是罄竹难书 br>
才索性做的武夫 br>
先随了一位偏校 br>
只见他英雄年少 br>
那千言逆耳怎能报 br>
徒惹了朝中之笑 br>
后闻他落魄回乡 br>
看尽了遍地残殇 br>
可眼中似还尚有光 br>
自山岗望向北方 br>
其母知儿不甘退 br>
也知其心中有愧, br>
便将其唤到身前跪, br>
那四字刻在身背 br>
尽忠报国 br>
男儿怎可苟活 br>
若因是还我山河 br>
此大义何必难择 br>
三十功名尘与土, br>
八千里路云和月。 br>
莫等闲、 br>
白了少年头 br>
空 悲切 br>
方四次到了军中 br>
投在了帅旗为宗 br>
有那腔热血在胸 br>
又怎会不立奇功 br>
终辗转遇了伯乐 br>
也深知其本无过 br>
而我眼中的那一刻 br>
他就此光芒而烁 br>
他开始整顿军纪 br>
说军法不是儿戏 br>
他真的用了一己力 br>
写下了何为忠义 br>
他让其麾下岳家军 br>
把百姓奉为上宾 br>
他未曾问过功勋 br>
只反复念着初心 br>
江以南让人踏了 br>
结果那皇帝怕了 br>
剩一半的天下了 br>
索性便逃了罢了 br>
搜山检海杀心起 br>
可惜没搜个彻底 br>
皇帝被追了三百里 br>
都没忘那座龙椅 br>
自牛头山上夜观星 br>
建康城外马蹄轻 br>
一万退了十万兵 br>
自有那万家灯火听 br>
他跪到圣上面前 br>
道尽了那些忠言 br>
而这一次的身前 br>
有数万兵马为援 br>
靖康耻, br>
犹未雪。 br>
臣子恨, br>
何时灭。 br>
驾长车, br>
踏破贺兰山缺。 br>
赐下精忠岳飞 br>
后世定以此为碑 br>
百战的凯旋而归 br>
可证我岳家军威 br>
他终于成了元帅 br>
且雄心壮志尤在 br>
这四次北伐毅不败 br>
是那等英雄豪迈 br>
我大军抵了朱仙镇 br>
金兵已向北而遁 br>
正横刀立马人心奋 br>
来直捣黄龙雪前恨 br>
三军壮志皆在怀 br>
只待还我河山来 br>
可那一日庆功台 br>
连到了十二道金牌 br>
是尽忠还是报国 br>
比忠孝更是难择 br>
宗泽的三呼过河 br>
似也是他的心魔 br>
十二道的班师令 br>
已让他不得不应 br>
他斗胆违了五日命 br>
方护那城中百姓 br>
援军做了鸟兽散 br>
这十年之功毁一旦 br>
他梦中那场决战 br>
被一纸和谈而断 br>
那合议条款第一条 br>
是将军之命不可饶 br>
竟未去驳那分毫 br>
而断然下了监牢 br>
大理寺的风波亭 br>
用尽了天下之刑 br>
又论了百战的输赢 br>
也没定出个罪名 br>
多亏了那位丞相 br>
那位敌国降将 br>
以莫须有的罪为状 br>
送到了朝堂之上 br>
先夺了他的三军 br>
再抹了他的名勋 br>
可就算天下姓了金 br>
这公道尚在人心 br>
只因天日昭昭 br>
天日昭昭 br>
今日尔等手中刀 br>
那千古骂名难消 br>
壮志饥餐胡虏肉 br>
笑谈渴饮匈奴血。 br>
待从头、 br>
收拾旧山河, br>
朝天阙。 br>
遥望我一生从戎 br>
以随过将军为荣 br>
自西湖畔再送一程 br>
只望那来生再逢 br>
多年后这西湖畔 br>
将军犹望黄河岸 br>
且看 且看 br>
将军志不曾断 br>
那岸边立有一庙 br>
已成我民族之傲 br>
来往者无论老少 br>
皆拜了清香三道 br>
一孩童到了庙前 br>
听长辈口中而言 br>
在很久很久以前 br>
有一位名将为贤 br>